成功的案例


─ 成功或失敗的關鍵就在自己的思考與掌握當中----

曾渙釗

 
在課程堂上,研討會或輔導的許多場合裡,每當討論到一些較新或不同於一般的觀念、作法或理論時,經常會有人提出一個問題,就是:「有沒有實施成功的案例?」。如果是由國外引進來的,就會有人問:「國內是否已有實施成功的例子?」
提出這樣的問題,其動機是可理解的。一般說來,他山之石,可以攻錯。如果此一觀念、方法或理論已有別人先導入實施成功,則自己採用時,成功的機率當然高些。相反的,若缺乏國內外成功的案例,其失敗的風險也就大些;它可能僅是個「理論」而已。然而從另外的角度或更深一點來看,這樣的思考邏輯,頗值得再深入控討。
若因為看見別人成功,就生信心。若少了成功的案例,就躊躇不前。似乎藉著別人成功與否來驗證此項新的觀念、作法或理論是否可行。但是許多實際的案例卻顯示別人實施成功與否,和自己是沒有太大的關係。譬如說國內已有許多公司導入物料需求計畫(MRP)和製造資源規劃(MRPII),不同的公司使用相同的硬體和軟體,但是有的已成為A級用戶,有的仍困於庫存帳料不準,用料表不全而無法完全導入。是軟體的關係呢?還是自己本身的問題?
又舉及時生產(Just-In-Time)為例來說,它是豐田汽車自50年代開始起自行發展推動的一種製造管理系統,其基本理念有別於歐美的大量製造;「數大就是美」的觀念,經過二十餘年默默地推動,成果卓著,才為世人發現並改稱之為「零庫存」的系統。然而許多聽過豐田式生產系統或JIT名詞的,不是對它存有許多先入為主的誤解,譬如零庫存就是自己下個結論認為此種系統無法移到本土使用,或僅限於汽車製造業。不明究理地就把可能引進更佳生產系統的機會推掉。類似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,除了先前提到的MRP/MRPII,及時生產(JIT),另外有全面品質管理(TQM)……以及一些較小的手法或系統如統計製程品質(SPC)、5S運動、無意義的料號、循環式盤點(不停工盤點),新的成本會計製度……等。
小時候聽來的故事說,一位有錢的和尚和另一位窮和尚都發願要到南方朝拜。有錢的和尚要等到籌足了旅費才出發。窮的和尚帶著缽就動身,朝著目的地走去。幾年後窮和尚完成心願歸來,遇見有錢的和尚,他還在等多籌一點錢才出發。這來去之間方差異有如雲壤。有的人一旦下定決心,就動手實踐。有的人等到別人實現了,仍在徘徊,觀望,等待有沒有成功的案例。
有人說人類的智慧和學習大致可分為四類:篛一類型是先先覺:思想的先驅者,夢想者和偉大的發明家等,每世紀或千萬人中才可得一、二位。第二類型的是學而知之者,經由努力的學習,持續提昇自己的能力,大多數人屬於此類。第三類的是學仍不知者,雖然學習,但只略知一、二,只懂皮毛,不終甚解,沒有深入。第四類型的是不知不學,缺乏學習的動機和求知的慾望,甚至排斥學習。屬於第一類型的人極為少數,要有慧根、大智慧,見人所不見,想人所想不及的,一般人大都由學習中得知。第三類型的人具有強烈懷疑的傾向,卻缺乏認真求知的態度和實驗的精神,和第四種人都是接受新事物的絆腳石,改變的阻力。
這些年來新的管理理論和方法,如雨後春筍,接連產生;如再造工程(reengineering),第五項修練,新的名詞不斷,令人眼花撩亂,目不暇給。這些理論和方法來而又去,去了又來,在未來得及弄清楚時,下一個換了一個名字又來了。這些觀念、方法和理論並非個個可行,也非個個不可行。問題是聽到的、看到的、學習到的人是否真正認真思考並將之付諸行動。想採用特效藥、追求速成的,最後都回到原點。到處尋找偏方,卻不敢嘗試的,也不會達到預期的效果。
如何將一個想法、觀念、方法、理論轉換成自己可用的東西,需要想像力(舉一反三)和努力,與別人是否有成功的案例無關。有了別人成功的案例固然很好,但是依樣畫胡盧,不見得就可保證成功。相反的,別人失敗的例子並不能證明自己就註定失敗。失敗或成功的關鍵就在自己的思考和掌握當中。
曾渙釗  安瑟顧問公司總經理
 

專文Arthur TsengComment